搜索
查看: 9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鬼节”的意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9:3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传统的循环时间观中,逝者如斯的时光之流是由各种周期性的节日标识出的。春节(年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这些节日既标识着一年内季候的变化,同时也汇集了各种民俗活动:年节祭祖、元宵观灯、清明扫墓、中秋拜月、重阳登高……这些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沉积着浓重的情感与意义。节日是一些特殊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那些或庄重或欢笑的节庆活动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在节庆仪式中尤其明显。民众的价值观、信仰,他们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这些象征意义密集的节庆活动中很鲜明地凸显出来。节日又是一种跨阶层的文化现象,“大传统”与“小传统”在节日文化中较在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更突出地表现出某种融合的倾向。可以说,节日是了解民众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窗口。

  年鉴学派影响所及,对历史的研究视野渐由注重上层的政治史扩展为包括社会各阶层生活的社会史,史学开始“走向民间”。对于有意将目光投向民众生活的研究者来说,节日往往成为其关注的焦点。

  太史文(StephenF.Teiser)就是这样一位有眼光的研究者。这位美国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宗教的研究,他的这本《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是以中国中世纪(本书中指唐代)的七月十五“鬼节”为核心,描述分析了围绕这一节日的各种民俗活动及思想渊源,由此展示唐代人的信仰与社会生活。

  “鬼节”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去庙里烧香、祭供祖先、烧纸钱、放河灯等是目前这一节日的普遍节俗。“七月半”既被称为“盂兰盆节”,又被称为“中元节”、“鬼节”,三种称呼有趣地对应着这个节日的三大思想渊源:佛教、道教和民间思想。这一天是僧众安居期满,进行批评忏悔的日子。由佛教的目连救母神话故事直接引发了俗众于此日向僧众供献物品的节俗;这天也是道教的中元地官上天禀告人间善恶以定赏罚的日子;对民间来说,这一天又是地狱门开,生者与死者交接的日子。

  唐代是这一节日形态开始定型的时期,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唐代各类文献,包括讲经、正史、诗赋、笔记、变文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描述了当时鬼节的流行情形。作者指出,到唐代,“七月半”的节庆活动在以往关注死者的本土基础上开始结合佛、道的行事,人们到佛寺或道观供施以为祖先祈福已成为普遍的节俗。在佛、道中,又以佛教对这一节日的成型影响最大。作者关注的是:在唐代,外来的佛教思想对形成这一节日起到了什么作用?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是否从不同意义上接受它?它是如何渗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

  本书以很大篇幅讨论了一个与盂兰盆节节俗来历密切相关的佛教神话。这个神话讲述佛陀的大弟子目连如何到地狱寻母,并受佛陀启示,于七月十五广施僧众以解母出饿鬼道的故事。这一神话故事在传入中国后,哪些方面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强调与渲染,哪些方面被忽略?这其中透露出中国人怎样的世界观?作者细致地搜集了有关这一故事的各种文献记载,包括译自印度的佛经、本土僧人写的经赞以及民间流行的讲唱变文,并对之进行比较与分析。从中看出佛教故事中有关目连的神通、他解救母亲的意愿与对地狱的描述等方面在中国民间社会广泛流传,而这些方面正是与本土传统观念中对巫之神力的信仰、对孝的强调和对阴间世界的深信相合的。

  在对以盂兰盆节为中心的断代史材料的梳理中,作者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有意思的结论。如本来较严整的作为制度性宗教的佛教在中国民间形成了某种扩散型宗教的形态,被编织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非宗教领域中发挥作用;僧众作为一个与俗世相隔离的群体在中世纪充当民众与其祖先的中介;佛教的轮回、地狱观念如何扩充并丰富了中国人原有的阳间-冥间的宇宙观。这些结论又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本土传统对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及其规律。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注重从个案分析见普遍性的学术旨趣。

  本书的研究方法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在历史学的溯源与进程式的研究中融汇了社会学的注重平面各领域间联系的视角,既将宗教形态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下分析,又将节日习俗放在宗教背景下展示;作者还将人类学的有关仪式的象征性引入对节日仪俗的分析。故而本书对民间信仰与生活的分析在史学的严谨上同时具备了社会学的广度和人类学的厚度。

  (《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在中国传统的循环时间观中,逝者如斯的时光之流是由各种周期性的节日标识出的。春节(年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这些节日既标识着一年内季候的变化,同时也汇集了各种民俗活动:年节祭祖、元宵观灯、清明扫墓、中秋拜月、重阳登高……这些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沉积着浓重的情感与意义。节日是一些特殊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那些或庄重或欢笑的节庆活动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在节庆仪式中尤其明显。民众的价值观、信仰,他们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这些象征意义密集的节庆活动中很鲜明地凸显出来。节日又是一种跨阶层的文化现象,“大传统”与“小传统”在节日文化中较在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更突出地表现出某种融合的倾向。可以说,节日是了解民众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窗口。

  年鉴学派影响所及,对历史的研究视野渐由注重上层的政治史扩展为包括社会各阶层生活的社会史,史学开始“走向民间”。对于有意将目光投向民众生活的研究者来说,节日往往成为其关注的焦点。

  太史文(StephenF.Teiser)就是这样一位有眼光的研究者。这位美国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宗教的研究,他的这本《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是以中国中世纪(本书中指唐代)的七月十五“鬼节”为核心,描述分析了围绕这一节日的各种民俗活动及思想渊源,由此展示唐代人的信仰与社会生活。

  “鬼节”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去庙里烧香、祭供祖先、烧纸钱、放河灯等是目前这一节日的普遍节俗。“七月半”既被称为“盂兰盆节”,又被称为“中元节”、“鬼节”,三种称呼有趣地对应着这个节日的三大思想渊源:佛教、道教和民间思想。这一天是僧众安居期满,进行批评忏悔的日子。由佛教的目连救母神话故事直接引发了俗众于此日向僧众供献物品的节俗;这天也是道教的中元地官上天禀告人间善恶以定赏罚的日子;对民间来说,这一天又是地狱门开,生者与死者交接的日子。

  唐代是这一节日形态开始定型的时期,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唐代各类文献,包括讲经、正史、诗赋、笔记、变文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描述了当时鬼节的流行情形。作者指出,到唐代,“七月半”的节庆活动在以往关注死者的本土基础上开始结合佛、道的行事,人们到佛寺或道观供施以为祖先祈福已成为普遍的节俗。在佛、道中,又以佛教对这一节日的成型影响最大。作者关注的是:在唐代,外来的佛教思想对形成这一节日起到了什么作用?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是否从不同意义上接受它?它是如何渗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  本书以很大篇幅讨论了一个与盂兰盆节节俗来历密切相关的佛教神话。这个神话讲述佛陀的大弟子目连如何到地狱寻母,并受佛陀启示,于七月十五广施僧众以解母出饿鬼道的故事。这一神话故事在传入中国后,哪些方面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强调与渲染,哪些方面被忽略?这其中透露出中国人怎样的世界观?作者细致地搜集了有关这一故事的各种文献记载,包括译自印度的佛经、本土僧人写的经赞以及民间流行的讲唱变文,并对之进行比较与分析。从中看出佛教故事中有关目连的神通、他解救母亲的意愿与对地狱的描述等方面在中国民间社会广泛流传,而这些方面正是与本土传统观念中对巫之神力的信仰、对孝的强调和对阴间世界的深信相合的。

  在对以盂兰盆节为中心的断代史材料的梳理中,作者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有意思的结论。如本来较严整的作为制度性宗教的佛教在中国民间形成了某种扩散型宗教的形态,被编织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非宗教领域中发挥作用;僧众作为一个与俗世相隔离的群体在中世纪充当民众与其祖先的中介;佛教的轮回、地狱观念如何扩充并丰富了中国人原有的阳间-冥间的宇宙观。这些结论又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本土传统对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及其规律。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注重从个案分析见普遍性的学术旨趣。

  本书的研究方法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在历史学的溯源与进程式的研究中融汇了社会学的注重平面各领域间联系的视角,既将宗教形态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下分析,又将节日习俗放在宗教背景下展示;作者还将人类学的有关仪式的象征性引入对节日仪俗的分析。故而本书对民间信仰与生活的分析在史学的严谨上同时具备了社会学的广度和人类学的厚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9 09:32:12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等到人人都说你丑时才发现自己真的丑。
板凳
发表于 2013-10-19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
地板
发表于 2013-10-19 10:18:0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唯独骗不了的,是自己的心,它总在你最没提防时,暴露你的欢喜忧愁。
5#
发表于 2013-10-19 09:47:29 | 只看该作者
恋爱有三种境界: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和白头偕老。你需要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然后才会白头偕老一个人。
6#
发表于 2013-10-19 09:53:25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以此行事。这些人要么变成了疯子,要么成为传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註冊帳號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狼氏网 ( 京ICP备14010652号

GMT+8, 2024-5-7 21:52 , Processed in 0.852486 second(s), 12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LangZu web2.0 Discuz Reinforcement! Array9.2 Licensed

© 2001-2013 Lang4 Inc. Theme.狼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